散热基板的性能优劣,很大程度上由其材料特性决定。不同材料的选择,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与适用场景,堪称科技产品背后的 “温度调节器”。
传统散热基板多采用铝合金,成本低且加工方便,导热系数约 200W/(m・K),适合中低功率设备。但在 5G 基站、航空航天等高热场景,铝合金已力不从心,铜基基板应运而生。铜的导热系数达 401W/(m・K),是铝的两倍,却因重量大、成本高,通常需与其他材料复合使用。
陶瓷基散热基板是近年的 “新星”。氧化铝陶瓷绝缘性优异,但导热率仅 30W/(m・K);氮化铝陶瓷导热率可达 200-300W/(m・K),接近金属且绝缘性更佳,成为端芯片的选。不过其脆性大、加工难,价格是传统基板的 5-10 倍。
复合材料基板则走 “混搭路线”,如铝碳化硅复合材料,兼具铝的韧性与碳化硅的高热导,导热率达 180W/(m・K),重量比铜轻 40%,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功率模块。
从材料创新到结构优化,散热基板的每一次升级都推动着电子设备性能跃升。选择合适的散热基板材料,如同为设备量身定制 “降温方案”,在方寸之间守护着科技产品的稳定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