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D 背光源的核心功能是为不发光的液晶面板(LCD)提供均匀、稳定的光线,其工作过程可分为三个关键阶段:
光源产生
以发光二极管(LED)作为基础发光单元,当电流通过 LED 芯片时,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与空穴复合,释放出能量并转化为可见光(不同半导体材料可发出红、绿、蓝等单色光,或通过荧光粉转换为白光)。这些 LED 芯片通常按定阵列排列,形成光源矩阵。
光线传导与匀化
原始 LED 光线具有方向性强、亮度集中的特点,需通过光学结构处理:导光板:利用微结构(如网点、沟槽)将侧面或背面的 LED 光线引导至整个平面,实现光线扩散。扩散膜:进一步散射光线,除光斑和明暗不均,让光线更柔和。增亮膜(棱镜膜):通过棱镜结构将散射的光线汇聚到正面视角,提升显示亮度。
光线调控与输出
处理后的光线透过液晶层时,液晶分子在电场控制下改变排列方向,像 “光阀” 一样调节不同像素的透光量,终配合彩色滤光片形成彩色图像。部分端 LED 背光源还支持分区调光(如 Mini LED),通过独立控制不同区域的 LED 亮度,增强画面对比度。
简言之,LED 背光源是通过 “发光 - 匀光 - 控光” 的协同作用,将点光源转化为符合显示需求的面光源,为液晶显示提供核心光学支持。